400 650 1979
龙须面可不是随时都能吃,二月二,龙抬头,才是吃龙须面的正日子
2023-11-15 (来源: 糖酒网)
今天小编要带给大家的文章是有关于龙须面的讲究与做法,大家一定迫不及待了吧。那么话不多说,快点和我一起看看今天的文章内容吧! 在超市经常可以看到有卖小包装龙须面的,其实这小包装龙须面,也就是比一般的挂面来得细一些的挂面而已。这样的“龙须面”颇受老人、小孩的欢迎,因为面条比较细,煮熟了以后显得软和,容易消化,所以也博得家庭主妇煮夫们的青眼。 然而,要是较真的话,龙须面可不是一款稀松平常什么日子都可以吃的面条。在北方,“二月二,龙抬头”,才是吃一碗龙须面的正日子。二月二,指的是农历二月初二,在中国北方,这是个大日子,古代称之为中和节,如今还叫做春龙节。这一天象征春节彻底结束,接下来农民伯伯要出工插秧了。从腊月初八煮腊八粥开始中国人开始进入一年一度的春节季。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祭灶王爷;腊月二十四扫尘,也就是大扫除;除夕守岁;然后就是从年初一一直忙活到正月十五闹元宵。许多朋友认为过了正月十五,春节就结束了。其实,在北方,许多地方对“二月二”的重视程度要远远超过正月十五。那是有关龙王爷的节日,对于皇帝老儿自称是龙的传人的华夏中国来说,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,从这天以后,雨水会逐渐增多。华北民谚说:“龙不抬头天不雨”,可想而知这一天的重要性。从节气上讲,龙抬头意味着云兴雨作。而天地交泰、云兴雨作是万物生育的条件。每当春龙节到来,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居民,在当天早上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,回到家里便点灯、烧香、上供。旧时,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。 龙抬头这一天,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、炸油糕、爆玉米花、煮猪头肉,以示吉庆。中国人讲究吃,按理说这是有关龙王的节日,大家应该善待龙王爷才是,可比较有意思的是,这一天,大家却普遍在食品名称前冠以头文字“龙”,比如水饺叫“龙耳”、春饼叫“龙鳞”、米饭叫“龙子”、馄饨叫“龙眼”,所以面条自然被称作龙须”了。绝的是,这一天有些地方要吃菜团子,称为“吃龙蛋”。瞧这架势,简直是要将龙王千刀万剐了,食其肉寝其皮吸其蛋,哪还有点儿敬畏的意思在呢?真不知道中国老百姓是爱龙呢还是恨龙?也许是爱之愈深恨之愈切?搞不懂!当然,这一天还是适合剃头的日子,所谓“剃龙头”,有的地方这一天家家户户不洗衣服,为的是怕“伤了龙皮”。 元末熊梦祥撰写的《析津志》一书在描述华北地区风俗时提到:“二月二日,谓之龙抬头。五更时,各家以石灰于井畔周遭糁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内,男子妇人不用扫地,恐惊了龙眼睛。”这是有关龙抬头的早记述。有学者据此认为,龙抬头的种种讲究始于元代。而其实,早在汉代,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就说:“龙,鳞虫之长。能幽能明,能细能巨,能短能长。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潜渊。”“春分”之日,大抵在公历3月21日前后,如果从春分登天往回倒算,农历的二月二日,差不多还真是龙抬头的日子! 二月二这天,除了和龙有关,在北京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,那就是接“姑奶奶”,也就是娘家人将嫁出去的女儿接回家,所以有的地方有“二月二接宝贝儿”的说法。因为老北京人的礼数多,其中正月里“姑奶奶”是不能住在娘家的,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须当天赶回婆家,特别是新婚不久的“姑奶奶”。但到了二月初二,娘家人就要来接女儿回去,住上十天半个月。回头还是说龙须面。龙须面的浇头、臊子,在华北平原大多是炸丸子,取一个蛟龙戏珠的意思。 就我个人的理解,之所以在北方过春节要等到农历二月初二才算完结,也可能与北方气候寒冷有关,过了正月十五,土地依然还不适合耕种,乡里的农人闲来无事,也只能继续放“年假”了。不然还能咋的?所以戏照演——各地的梆子戏曲,舞照跳—以踩高跷、扭秧歌和二人转为主,该乐还得乐。当然,在吃面条的时候,可别忘了这可是龙王的胡须啊!说到正宗龙须面的制作方法,倒是和超市卖的打着龙须面旗号的挂面不同。那是一种抻面,做起来倒是有点儿像拉面。先抓住面团的两头,均匀用力,上下抖动,然后反复交叉换位,像上海小孩“挑绷绷”一样将面团抻成条,再上案板,对折,撒上醭面,使得面条之间不粘连,就算告成可以下锅了。 说到上海小孩“挑绷绷”的游戏,那是一个拿一根稍长点儿的绳子打个结,将绳子弄成一个圈,然后绕在手里弄成一个花纹,另一个用手去套,套成另一个花纹。这是有程式的,高手可以套弄出十来个回合。而当俩在大晴天坐在弄堂口玩这样的把戏时,邻居老阿娘一定会亦真亦假地来上一句:“勿要弄哉,再弄明早老天爷要落雨哉!”可见,这一类似北方抻面的绳艺游戏,实在和龙王爷多少有些关联! 从“挑绷绷”游戏和祈雨相关这一点,倒是可以看出,超市里买来的包装龙须面,即使在二月二这一天吃,也起不到什么祈雨的作用,因为它压根就是细一些的机制挂面罢了,与北方的龙须面根本不是一回事。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,大家看完以后有什么感受呢?如果喜欢今天的文章的话可不要忘记给我们点赞收藏哦,如果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者给我们的建议也欢迎大家发表在评论区,小编都会仔细看的。
该二维码7天内(07-08 前)有效,重新进入将更新!
本文来源网络,如您对文章内容、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,请与糖酒网联系,联系电话:400-650-1979。
上一篇:红薯的多种美味吃法
下一篇:米面粮油陈列难?掌握这几点,销量可能翻几番!

相关粮油百科
- 米面粮油陈列难?掌握这几点,销量可能翻几番!
- 粮油小知识
- 粮油健康科普知识——食用油
- 炒菜色拉油好还是菜油好?
- 色拉油和食用油的区别 色拉油可以用什么代替
- 玉米油和色拉油的区别
- 大豆油危害最大?花生油、菜籽油、橄榄油、玉米油,哪种更健康?
- 黄小米oem代工贴牌,黄小米的营养价值和功效
- 食用油哪种比较健康?不同烹饪方式要用不同的食用油是为什么?
- 家庭粮油科普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