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 650 1979
小米椒的生产技术
2023-11-15 (来源: 糖酒网)
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、早熟、抗病、丰产的品种 施肥原则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,控制氮肥施用,提倡施用商品有机肥和生物肥料,禁止施用城市垃圾粪水和污泥,不施用未经充分腐熟的人畜禽粪尿等有机肥料,重施基肥,合理追肥。进行测土配方施肥,保持土壤肥力平衡。 育苗 1.营养土配制。完全使用工厂化生产的育苗营养基质,装入规格为50孔的育苗盘内,然后用水浇透,等待催芽后育苗。 2.用种量。每667m2栽培需用种子25g。 3.种子处理 (1)浸种。先将小米椒种子放入盆内,加入55~60℃热水,搅拌10~15min,后用25~30℃的温水浸泡4~6h,漂去秕子,搓洗种皮上的黏液,向种子里掺加相当于种子质量3~4倍已用热水烫洗过的细沙。 (2)催芽。催芽开始时温度宜低,控制在20~23℃,24h后提高到25~32℃,待种子露白后降到20~25℃蹲苗。催芽的前2天要宁干勿湿,从第3天起,每天用温水冲洗1遍,隔4~5h翻动1次。5~6d后,有85%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。催芽过程中应保持种子表面湿润无明水。 4.播种 (1)播期。在温室内进行,播种期一般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中旬播种。 (2)播种方法。播种前浇足底水,待水渗下后,将催过芽的种子播入营养钵或穴盘,覆盖1cm厚营养土,播后覆盖地膜,出苗后及时揭除。 5.苗期管理。出苗前,保持白天温度28~32℃,夜间温度18~20℃。出苗后,保持白天温度25~28℃,夜间温度12~15℃。齐苗后间苗1~2次,小苗期要让苗通风见光。苗期管理主要是控制苗徒长,避免床土过湿。营养土不发白不浇水,要浇就浇透,一般在晴天午后浇水,根据苗的长势可结合浇水施尿素或复合肥。 6.壮苗标准。定植期幼苗一般具有9~12片真叶并开始分枝,带数个花蕾,植株健壮,叶肉肥厚,叶色浓绿,根系发达,无病虫害,不高脚。 整地施肥 栽培地以3年内未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为好,宜施大量优质腐熟的有机肥,每667平方米用鸡粪4 000kg;定植前7~10d,按畦宽21.2m,施足底肥,每667平方米施16-9-20的复合肥(含8个腐殖酸)40kg。定植前要整细整好,深沟高畦成龟背形,然后在畦面上喷洒33%除草通,每667平方米用药50~75mL对水40~50kg。 棚室 温棚在定植前进行,塑料薄膜盖好后,使棚内持续保持50℃高温,闷棚2~3d,达到高温、、的目的。 定植 1.定植时间。3月上旬。 2.定植密度与方法。定植应选3d以上的晴天,并应争取在冷尾暖头抓住好天气及时抢种。定植时力求做到带土、带肥、带药,并覆盖地膜。每畦种2行,株行距30cm×120cm,每667m2定植4 000株。定植时应浅栽,以植株根茎部与畦面相平或稍高一些为宜。定植后可浇搭根水,然后覆盖小拱棚。 田间管理 1.温度。定植后5~7d应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,不通风,日温应在25~30℃,夜温15~20℃。缓苗后日温为20~25℃,夜温以不低于15℃。白天气温高于25℃时应进行揭膜通风,以防徒长,并能起到加强光照的作用。晴天一般在上午9—10时开始揭膜通风,下午3—4时闭棚,阴天也应适当通风。随着温度的提高,通风时间应适当延长,当夜间气温达到15℃时可昼夜通风。 2.光照。采用棚膜清洁,增加透光率。在保温的前提下,尽量早揭晚盖草苫。 3.水肥。采用膜下暗灌,适当蹲苗。10月下旬,至门茄“瞪眼”时开始浇水追肥,每667m2追施有机菌肥25kg;12月下旬水冲沼液2 000kg/667m2,2月下旬水冲沼液2 000kg/667m2,3月中旬水冲沼液2 000kg/667m2。 4.植株调整。摘除门茄以下的侧枝。对茄坐住后,及时整枝吊蔓,摘除下部老叶、病叶及上部多余侧枝。 5.保花保果。冬春季节,设施内应搞好温度、湿度调节,改善光照,促进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平衡。
该二维码7天内(09-24 前)有效,重新进入将更新!
本文来源网络,如您对文章内容、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,请与糖酒网联系,联系电话:400-650-1979。

相关调味品百科
- 生抽、老抽,陈醋、米醋,鸡精、味精…这些调味品都有啥区别?
- 调味料的作用及使用方法
- 调味料的分类及介绍
- 每天做饭都放的酱油,你选对了吗?
- 你知道哪些常见调味品?
- 【科普小知识】调味知多少
- 世界上最贵的调料品,五星级酒店都用不起的番红花
- “一方百味”,究竟是什么原因?
- 炒菜时调料怎么放最好,牢记“早放和晚放”的窍门,怎么炒都好吃
- 原来这才是调料的正确储存方式,很多人都做错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