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 650 1979
去年底,酱油企业陆续进行了提价,目前看价格向下游的传导比较顺利。
社区团购的冲击也边际缓和,利空因素消化殆尽。
业绩方面,调味品企业四季度的业绩增长超出预期,显示了业绩见底迹象。
Q4业绩高增长
陵榨菜2021年业绩快报显示,21年实现营收25.19亿元,同比 10.82%;扣非归母净利6.94亿元,同比-8.50%。
单Q4来看,公司实现营收5.63亿元,同比 18.74%;归母净利润2.38亿元,同比 45.73%;实现扣非归母净利2.09亿,同比 32.4%,盈利表现超预期。
中炬高新2021 年度业绩快报,实现营收51.16 亿元,同比减少0.14%;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.29 亿元,同比减少18.73%。
单Q4实现营收17.04 亿元,同比增长29.68%,其中美味鲜公司实现13.40 亿元,同比增长6.69%;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.75 亿元,同比增长74.42%。同样超出市场预期。
为什么Q4业绩很好。因为动销恢复了。
2021年初,调味品公司的库存都比较高,不少还把存货压到了渠道。
三季度之后,渠道库存慢慢消化掉了,加上四季度是传统旺季,因此动销重新得到了恢复。
提价顺畅
另一原因是,Q4各家公司都进行了提价,渠道的备货也比较积极,厂家出货量大增,推高了业绩。
例如,酱油公司中,海天味业率先提价,中炬、千禾、李锦记跟随。
10月12日,海天味业宣布,对酱油、蚝油、酱料等部分产品的出厂价格进行调整,主要产品调整幅度为3%~7%不等。
很快,李锦记、恒顺醋业都宣布对部分产品调整价格。
涪陵榨菜也于11月12日宣布,对各品类提价3-19%,目前提价梳理整体顺利,流通端已完成提价,商超端也已部分完成。
调味品行业平均提价周期2-3 年,龙头海天率先提价,中炬、千禾等企业延后1-3 个月跟随,给经销商提供进货窗口期。
复盘 5 次调味品提价,08、10、17 年分别为成本驱动型提价,12、14年则为需求拉动。
提价后,预计 1-2 个季度可增厚利润。更重要的是,龙头销量受影响程度小,还可逐步提升品牌力,获得份额增长和增厚利润,集中度进一步提升。
与白酒类似的是,调味品具有刚需属性、购买频次低,价格敏感度低于其他必选消费品。
对于品牌力强符合消费升级的产品,购买意愿足,提价的过程也体现了行业不断淘汰弱小品牌。
社区团购缓和
去年调味品业绩差,一是成本上涨过快,二是社区团购的冲击。
盐津铺子在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:公司低估了社区团购等新零售渠道对传统商超渠道的影响,上半年公司在商超渠道人员推广、促销推广等相关市场费用投入过多(有冗余),但商超渠道销售收入增长及渠道业绩都未达预期。
现在,社区团购的冲击,也出现了边际改善。
社区团购本质上是新的渠道。新玩家要站稳脚跟,都是以杀价的方式获客。未来成为既得利益者之后,会逐步回归理性,一同维护这个市场。
去年初社区团购大爆发,平台选择低价产品用来引流,一定程度的引发消费降级,而消费者对产品本身认知度不高,容易被混淆。
不过随着监管的出席,为了避免价格倒挂,团购对价格补贴也在缩减,更多费用在基础设施中。
品牌方也开始拥抱新渠道,推出面向社团差异化的低端产品。因此,未来社团团购占比将趋于稳定。
调整充分
目前,调味品板块的调整,已经有一年时间了,跌幅差不多是50%,无论时间、空间,都是比较充分的。
从估值看,目前处于行业5 年估值中枢之下,肯定不能说贵了。
这几天,大盘两连长阴而创新低,再跌就是一年半前那次突破的平台了,短线再跌空间已很有限。至于大趋势肯定没那么容易扭转,因为几大指数都已破位下行,但再怎么调整也有个缓冲的过程。
持续大跌后不盲目看空,只是短线操作上依然不建议一般人去抄底,因为太多熊市趋势下的票,跟随大势抄底的话抽一下也还会跌。
但对于调味品,至少应该更乐观一些看待:Q4业绩已经显示出见底潜力,今年Q1业绩很快会公布,应该不会差。
业绩得到验证之际,如果叠加大盘企稳的话,行业将有望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。
来源:古文尚

相关文章
- 全国糖酒会http://www.tangjiu.cn/tjh.html
- 地方糖酒会http://www.tangjiu.cn/df.html
- 2025年全国调味品行业科学技术交流大会在宜昌召开
- 中国调味品协会产业赋能中心考察走访湖北省调味品协会
- 湖北省调味品企业精彩亮相“荆楚粮油调味品促销季”
- 2025「味动」正式启航:以专业平台赋能调味品产业高质量发展
- 卡夫亨氏发布2024全年业绩,净销售额达1889亿!
- 调味品 | 2025年1月份部分调味品建设项目汇总
- 行业喜讯丨海天味业上榜全球灯塔工厂名单
- 雪天盐业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
- 李锦记酱料、天味食品驰援西藏日喀则地震灾区
- 《2024年中国调味品产业发展白皮书》正式发布